宁安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土地上,新农人用全新方式挖掘黑色宝藏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不再面朝黑土看天吃饭

黑土地上,新农人用全新方式挖掘“黑色宝藏”

在东北黑土地上,新农人在一处晒场的大豆堆上忙碌。(新华社发)

“90后”新农人邢碧玉在田间查看大豆长势。(新华社发)

从太空俯瞰地球,东经度到度、北纬44度到49度的地方,是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的中国东北黑土地。

在过去千百年的时光里,黑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农人。他们的双脚一生下来就拴系在土地上,拴系在一株株在时间的罅隙中匆匆赶路的庄稼上。这些庄稼年复一年地分蘖、拔节、生长,让农人的收成供养全家人年复一年的光景。

如今,这片土地迎来一批蹚开新路的人们,他们用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手段挖掘这片“黑色宝藏”的潜能,也让千千万万和黑土地一样沉默、淳朴、守拙而艰辛的农人不再“面朝黑土”“看天吃饭”,挣得一份更稳定、更踏实的收入。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新农人。

这片黑土地,就是他们的星辰大海,就是他们的“理想国”。

漂泊与梦想逃离那条深长的垄沟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跟在大人后面,艰难地给地里的苞米薅杂草。七八月的热风吹着苞米叶子发出“呼啦——呼啦——”的声响,豆大的汗珠滴进黑土地里,转瞬间隐没了踪迹。深深的垄沟让她不得不手脚并用地爬,干完一天的活儿回来,伸出手就是一手泥,后背上露在外面的皮肤晒出一圈黑,脸上都晒脱了皮。

年,一纸东北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20岁的黑龙江农村姑娘罗翠华下了决心:告别垄沟,不再回头。从东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系毕业后,罗翠华在哈尔滨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她与哈尔滨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合作,给全市范围内有需求的农业合作社创建网站,并为其提供网络平台创业服务。

在十多年前,建网站还是一项技术门槛不低的工作。靠着这份营生,罗翠华在哈尔滨站稳了脚跟。

“自己虽然学的是农业,但是再也不想回去爬垄沟了。”罗翠华说,不用再爬垄沟、干农活,是那个小女孩的最大梦想。

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的耿世龙,初中毕业后便告别家乡的黑土地外出打工。漂泊十多年,他在山东济南把一家木材厂经营得有声有色,但关于那个贫穷却不乏温情的老家的印象,始终在他脑海里刻印着。

“小的时候勤工俭学,我和弟弟每天都跟父亲上山采野生中药材卖钱,那时候一周采药卖的钱,够我兄弟俩一人买一个新书包。”耿世龙回忆着,脸上不由得泛起满足的笑容。

屯子里孩子的幸福来得容易,一个新书包就能让他们在上学路上,开心地跑得飞快。

直到多年以后,在外漂泊的某一个特殊时刻,当梦境与现实交叠在一起,他们的人生道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叉点。

金黄与黢黑分叉路

千百年来,土地,是屯里人的命。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的姑娘陈雨佳,偏要改命。

渤海镇是“石板大米”的产地,这里水稻生长环境极为优越。“市面上那么难吃的米还能1斤卖出几十块的价,我们这么好的米却只能20斤、50斤地卖,我想回乡帮助村民们卖大米!”

就像是一滴油滴进滚烫的水里,陈雨佳一句话炸开了全村人的锅。爸爸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就稳当儿地、踏实儿地(东北话)当老师!农活很辛苦,市场也不是那么好做!”

陈雨佳的倔劲儿上来了。她把宁安市第一中学体育老师的工作一辞,回到了乡野间。

如今,陈雨佳已返乡6年,外表看上去和其他农民一般无二。

同样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的,还有从英国留学归国的龚思诺。龚思诺是一位出生在哈尔滨的“90后”姑娘,大学毕业后赴英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小时候的她对于父辈老家伊春的印象,就是低矮的平房和一群永远走不出大山的人。年,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独木经济”一去不返,“林都”人面临着转型的困惑。此时的龚思诺与父亲商定,于年4月正式成立了伊春宝宇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把目光投向东北民猪养殖产业。

耿世龙人生的分叉路是偶然间出现的。年,耿世龙出差到河北省安国市收货款,在一个物流园里,他偶然撞见很多“黑C”牌照的大货车停在这里。看到来自家乡牡丹江的车,他感到非常亲切,一问才知,这些大货车载的都是牡丹江市周边地区的药材,运到安国这个北方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来卖。

一瞬间,小时候采野生药材的快乐像一股暖流,流过他的心头。不久后,耿世龙回到家乡,发现中药材产业前景好、利润高,加上他骨子里的一份情结和对家的念想,于是果断下定决心回乡创业。他把外地的木材厂卖掉,带着多年在外奋斗打拼的家底,准备和乡亲们一起,在野生中药材的王国里闯出一片天地。

“贴膜”托管与做直播迈入“理想国”

如今的罗翠华,再也不需要手脚并用地爬垄沟除草了。年,她决定跟之前业务上合作过的黑龙江省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宏亮结婚,一起回到他的老家。让她中意的是姚宏亮钻研“覆膜田”技术的那份拼劲儿和韧劲儿。而她则侧重做品牌,依托先前做网站时积累的资源,将利用“覆膜田”技术种出的有机大米推荐给网络平台销售。

姚宏亮不仅钻研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还研究用自制农机实现覆膜插秧一体化。为了不妨碍别人家正常插秧,姚宏亮先等别人都插完秧,再到自己辟出的一块试验田里,把机器零件搬进去,组装成他设计改装的覆膜机下地作业,作业结束后,再把农机拆了一件一件地搬出来,这样就不会坏了别人家的秧苗。

直到多年以后,姚宏亮终于能笑着说出这段艰辛往事,那是姚宏亮迈入“理想国”时,一段“沉默的时光”。

走进张雪位于五常市卫国乡长安村邢家店屯的直播间,就像来到一个专业网红的根据地,各式各样的直播设备装了整整一箱子,房屋正中是一张用来做直播的宽敞的桌子。拿出直播手机,张雪点开了一条她制作的展示销售成果的短视频:“首次发货60吨,我们直接用火车皮发货!”

说得看似轻松,但张雪回乡创业的每一步,几乎都应验了父亲的预判。父亲起初强烈反对女儿回乡,他曾说,“在大城市,就是捡垃圾也是城里人!”回乡后,谈客户有多难,张雪一点点地在尝,一步步地在试。

一次,为了能见到一位北京客户,张雪跑到客户那里等了7天。最后,对方被她的诚意打动,派人到五常实地调研,签下了一个大单。年十一假期,一位重庆客户去佳木斯办事,张雪追到佳木斯见面洽谈,客户却告诉她“要的品种不是五常农民种的‘稻花香’,而是‘长粒香’”。张雪虽然有些失望,但她很快联系到一家种植“长粒香”的合作社。客户感动之余,投桃报李给张雪介绍了一位新客户。

张雪说,现在我们开始尝试认养模式,在收益覆盖农民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管理认养地块,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高品质的大米。

守护与救赎成为新农人

在黑龙江省依安县,黑龙江鹏程生化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一辆辆一体化收割机正在玉米地和大豆地里作业。

“收粮大概在10月25日已经完成,10月底完成秋整地。”公司总经理助理邢碧玉,是黑土地连年增收丰产的见证者。这位“90后”姑娘年从学校毕业后来到公司,第一次在田间地头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在乡野间,一天天见证着玉米从出苗、拔节,到开花、吐丝,那种旺盛、茁壮和鲜活,让我身上多了很多接地气的踏实感,也逐渐领悟到做一名新农人的意义。”邢碧玉说,尤其是今年玉米亩产最高突破斤,这得益于良种良法在种植基地的推广。

在姜兴旺看来,新农人的使命更为艰巨,“他必须懂得感恩,而且具备带头奉献、带动致富的品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姜兴旺经营的尚志市兴业浆果种植合作社冷库面积已有平方米,年经营收入达万元。

如何为村民们谋一条致富路、幸福路?姜兴旺用行动来解答。年,他出资10余万元修建了10公里的砂石路。年,台风“巴威”“美莎克”过境,他得知景圃村的一个通村跨河铁桥损毁严重,他所在的合作社出资4.6万元,帮助修建了一座长26米的铁桥。

土路变成了砂石路,旧桥换成了新桥,阴雨天鞋子上不再沾满泥浆,过桥的行人也不再磕磕绊绊,这就是姜兴旺想要的答案。

跟着妻子张雪来到五常后,年出生的杜坤鹏常在张雪短视频的“段子”里扮演一个“被老婆拐到东北的河南人”的角色,然而在现实中,从发展文旅融合到修建亲子庄园,他对两口子的事业有着一整套规划和想法。或许是在为了爱情辞去北京工作的那一刻,或者是从车站把一袋一袋的大米生扛到两人门市铺的那一刻,他早已决定留在这片黑土地,融入乡村振兴规划的字里行间。

故事才开始进入无垠广袤的人生

年轻人投身乡村、回到村屯,成为一种隐秘而持续的趋势。

在我们此行最后一站,当得知陈雨佳成立的宁安市雨佳农产品有限公司已经吸引两名“90后”、一名“80后”投身乡村时,我们得以从“返乡入乡创业”的宏大命题中把这个隐藏在黑土地里的村落故事打捞出来,和其他受访者的故事一起,拼凑出“新农人故事”的一块完整拼图。

邢碧玉希望通过公司统一的良种、良技和有经验的团队,让更多农民的土地价值得到提升,“大豆和玉米产量上去后,给农民带来增收,让农民生活得更好”。

一位位新农人的路,走得越来越踏实、越来越坚定。那是基于自己梦想与价值的实现,更是基于对这个时代的信仰;那是期盼百姓致富的朴素情感,更是希冀中国粮稳天安的美好愿望。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锄禾日当午”的传统正发生现实意义上的重构,他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身边的农人相信:传统的理念和现代的技术,有可能在这片土地上融合在一起,并且让这里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在农人的记忆里,时间的刻度被一年四季标上了日期,春来夏往,秋收冬藏,如此日月轮转。

青春或许短暂,奋斗者的人生却绝不潦草。在这片厚重而充满生机的黑土地上,正有人踏着泥泞,敲开每一面阻挡前路的墙,进入无垠广袤的人生。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