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牡丹江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南65米处,有6栋伪满时期的建筑,至今被完整的保存着,它们是记录民族伤痕、鞭策民族复兴的历史见证。这些土*色的二层楼房,在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侵蚀中早已斑驳,甚至有些残破,但它们身上的殖民烙印、曾经存在的理由、最初被建构的意图仍然依托建筑存在着。牡丹江市西安区的日伪遗址——温春水泥厂专家楼旧址,又名为日伪*官楼。解放后为建新公司(第八水泥厂)苏联专家居住,俗称“专家楼”,现为牡丹江水泥厂职工宿舍。现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6栋,总占地面积平方米。侵略的铁证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此后,日本在东北的各项工业全面开展,尤其是成立“满铁”,对水泥需求量很大。小野田水泥株式会社由此顺应而生。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日本人打着“开发建设东北”旗号,开始实施经济掠夺,加速了对中国东北水泥资源的掠夺。年,小野田水泥制造株式会社牡丹江工场在温春建成,这6栋楼就是当时日本人居住的住所,编号分别为5、6、7、8、10、13。10、13号楼形制相同,平面呈“品”字形,立面呈“凸”字形,平房长18米,宽8米,不带脊高3米,阁楼长10米,宽6米,不带脊高2.5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屋顶均为四坡顶,墙体为红砖砌筑,粉刷*色涂料,木门窗,门朝北开。为当时日本*官的住所。5、6、7、8号楼,自西向东排列,平面均为长方形,其中5、6号楼形制相同,东西长20米、南北宽8米,通高10米,占地面积平方米。为日*士兵宿舍楼。日本侵略者妄图在宁安县的石头站、东京城一带建起大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二个东京,在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山脉构筑边防攻势,使东北三省变成它“铜墙铁壁”的大后方,达到长期统治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屈辱的历史
《牡丹江水泥厂厂史》记载,“水泥厂过去的历史,是工人阶级的血泪史,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掳夺中国的历史见证。现在一些老工人一回忆过去,无不心酸流泪,悲愤不已。他们说:‘这座水泥厂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棍棒、刺刀下,用中国人民的血肉、白骨和混凝土建筑起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过去。’”
同时记载了当时发生在水泥厂的真实事件。建厂时,生料磨打地基,那时天气已经很冷了,西北风刮的呼呼响,被抓来的劳工哪有棉衣穿,有的腿上绑着洋灰袋子,有的只穿一个大裤衩,一顿只给一个窝窝头,连冷带饿,个个都是有气无力,一个工人站在浇灌水泥的梯登上,一时头昏眼花,昏倒在水泥盒子里,他在底下大声疾呼“救命啊!救命啊!”这时,我们工人兄弟想停下搅拌机搭救,可是残恶的日本*子,刺刀对准工人们的心窝,不准停车,强迫浇灌,并大骂“没用的家伙死了的好,中国人大大的有”,就这样眼看着一个同胞活活的打进水泥地基里。原水泥街道*工委书记孙铁伟斗争的火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剥削与统治下,苦难深重的水泥工人,决不甘心任其宰割。工人们团结一致,通过各种形式做斗争,由消极怠工、制造事故、破坏机器到集体罢工,斗争的火焰越烧越旺。年,发生了一次全厂性的大罢工,斗争坚持了两天,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工人更加意识到,只有斗争,才能争得人权,争得自由,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解放后的重建
年8月,牡丹江战役打响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国东北14年的统治彻底崩溃,临近撤离前夕,日本人对水泥厂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工厂成了一片废墟。年,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府重工业建筑材料管理局决定复建水泥厂,并按照复厂顺序定名为第八水泥厂(后改为牡丹江水泥厂)。招回一些原水泥厂工人,调进一批技术骨干,国家又派驻前苏联技术专家到新厂支援,规模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了黑龙江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年,生产水泥万吨,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实现利税万元。工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有些工人说:“当我们看到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一栋栋,一座座楼房、现代化的机器,人们愉快劳动、幸福生活的景象时,就会想起过去,想起*和毛主席,只要我们好好工作,更幸福生活还在后头。”
原第八水泥厂第一批职工王桂民
“当歌曲和传说开始缄默,建筑还在说话。”
今天,对于开放的中国,伪满洲国这段历史,我们无须掩饰与回避,站在这些建筑前,曾经的屈辱告诫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更激励着我们,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