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兽头三彩,陶质,手工塑成;长49厘米、宽42厘米、高36厘米。兽头张口露齿,上下颌各有犬齿和门齿二枚,口内上下各有臼齿二枚;卷舌,舌齿均施黄釉;两眼圆睁暴出,施紫釉,眼皮施绿釉;朝天鼻,鼻形似牛,施绿釉;兽头后部两端各竖一耳;脑后可见竖鬃三条,通体施绿釉;底部形如板瓦,凹面向下;自鼻至底有一孔,竖穿一铁条,系固定之用。
兽头出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宫殿建筑上的装饰构件。上京龙泉府,是唐朝时期渤海国的都城,仿唐长安城形制营建,由郭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平面均呈长方形。外城周长近16.3公里,东墙长约米,西墙长约米,南墙长约米,北墙长约米。
公元7世纪末——10世纪初,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北部、俄罗斯滨海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强大的、由唐王朝册封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渤海国的主体民族就是靺鞨的一支——粟末靺鞨。自唐朝武则天圣历元年渤海高王大祚荣建国之日起,至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渤海末王大諲譔(yīnzhuàn)降辽之日止,共历十五世,传国二百二十九年。
在这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渤海国社会发展深受中原盛唐封建文化的影响,其典章制度,仿自唐朝,衣食住行,皆有汉风。与中原内地的频繁交往,促进了渤海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局面。渤海国全盛时期,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东岸,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
公元年,渤海国被辽所灭,上京城被毁,但遗址犹存。史料记载渤海“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自渤海三世文王大钦茂辟为王都后,除其晚年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迁徙外,这里一直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