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玉萍法律与生活杂志
崔道植图源:新华社
他凭借一个弹壳就能拨开重重迷雾,仅从半枚指纹入手就能锁定真凶,被称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
从志愿军战士到刑事技术专家,他在人生的“两个战场”上付出毕生心血,如今86岁仍忘我工作。
他曾感慨,这一辈子当警察,当对了,不后悔。
英雄不老,忠诚无悔。这就是仍在为共和国刑侦工作奋斗不息的刑侦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
崔道植
年生,朝鲜族,原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著名痕迹鉴定专家,公安部特聘专家之一。
崔道植在65年的刑侦生涯里无一错案。他研究的《阳膛线痕迹中稳定特征区域的探讨》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和指导哈尔滨市公安局和黑龙江省公安厅技术处研究的《根据猎枪射击弹壳痕迹判别枪种》《根据小口径枪射击弹壳痕迹判别枪种》等科研课题被诸多公安单位采用并破获一大批枪案。
年12月18日,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揭晓“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崔道植入选并获评:“他,是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年7月26日,崔道植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12月12日,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作为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的工作笔记近乎是一部共和国刑侦要案的大事记:白某某袭军、袭警案,张某、李某某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
这些案例的痕迹鉴定报告是中国刑事技术勘查的经典范例,更是一个痕迹专家的传奇写照。
崔道植探案让人称道的还包括他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坚守了65年的职业精神。
本刊曾于年9月下报道了题为《崔道植:中国首席弹痕专家的传奇人生》一文。时隔12年,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痕迹鉴定专家的传奇人生。
《法律与生活》年9月下刊报道
《法律与生活》往年合订本
01独门绝技
年4月,北京市连续发生4起袭军、袭警案件,犯罪嫌疑人采用暗中埋伏、暴力偷袭的作案手法,打死、打伤军警人员7名,疯狂抢夺军用枪支。
年12月,北京市德胜门发生持枪抢劫案,警方鉴定,凶犯使用的枪支正是同年4月被抢的“八一式自动步枪”。更让人震惊的是,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样发生了袭警抢枪、持枪抢劫案。
连续发生的多起案件震惊全国,公安部将此案列为年“中国刑侦一号案”,以新疆为主战场全力展开侦破,国际刑警组织也将此案列为当年国际第三号刑侦重案。
案件侦破的突破点被确定为——以弹定枪,按枪找人。
年8月的一个下午,一个身着便装、操着东北口音的老人走出了乌鲁木齐机场,他就是公安部刑侦局从黑龙江紧急调派到新疆的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
作为中国最早研究枪弹痕迹鉴定的专家之一,在细微的弹壳与弹头之上,发现并辨别纤如发丝的弹道痕迹,是崔道植的“独门绝技”。经他过目的各类子弹数以万计,辨枪识弹的眼力与经验就是在一枪一弹的积累中磨砺而成的。
北京与新疆相距多公里,要将两地枪案进行串并,就必须证明打响的是同一支枪,进而推定作案的是同一个人。
北京与乌鲁木齐枪案现场遗留的弹壳、弹头都属于自动步枪子弹,并且弹壳底部都带有75-81的标识,然而可以击发这类子弹的枪支种类多达4种。
北京警方的鉴定结论是凶犯使用的作案枪支是“八一式自动步枪”,而新疆警方报给公安部的鉴定结果是“56式半自动步枪”。
图源:新华社制作的视频《崔道植:无悔的忠诚》截图
同弹不同枪,公安部刑侦局没有对是否并案作出决定,人们在等待崔道植的鉴定结论,枪弹痕迹的鉴定结果将决定整个案件的侦破方向。
在新疆持枪抢劫案中,凶犯从抢劫到逃逸,在米的距离内先后打响14枪,这些遗留在现场的弹壳与弹头都要与北京枪案中的弹道痕迹逐一进行比对。
对于当时已经63岁的崔道植来说,这是一个超高强度的任务,而且不容有半点偏差,任何细微痕迹鉴别的失之毫厘,都可能使整个案件的侦破谬以千里。
没有能够留下同样指纹的两只手,也没有可能留下同样弹痕的两支枪。
在“中国刑侦一号案”的枪弹痕迹鉴定过程中,弹头痕迹的提取存在特殊的难度,大量的弹头在受到撞击后严重变形,要从这样的弹头上提取到完整的膛线痕迹。
此时最重要的已不仅仅是弹道理论,而且是一种对子弹的感觉,是一种悟性,更是在弹雨中多年磨炼与积累的经验。
16枚弹头,64次比对,40余枚弹壳,崔道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2mm的枪弹痕迹三天两夜,他凭借过人的技能与严谨的态度,对所有涉案弹头逐一完成了痕迹提取与比对。
经过不分昼夜的弹痕比对,崔道植得出鉴定结论:“都是八一式自动步枪,建议新疆北京并案处理”。
根据崔道植提供的意见,专案组调整侦破方向并在一周后锁定了嫌疑目标。年9月5日,北京警方在石景山区将夺枪3支、杀死15人、抢劫上百万元的犯罪分子白某某抓获,头号大案得以告破。
几枚小小弹壳,一起惊天大案。
在“中国刑侦一号案”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档案中,不仅记录着一位弹道专家的高超技艺,而且描绘了一种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
02半个指纹
从年9月开始,崔道植被公安部聘请为特邀刑侦专家,每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参与侦破的重大刑事案件多达数十起。
然而,无论大案还是小案,这位今年86岁的刑侦专家都是有求必应、一丝不苟。
年,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母子两人在家中遇害,现场只遗留下半个带血的指纹,案件在此后5年时间内始终未能侦破。
图源:新华社制作的视频《崔道植:无悔的忠诚》截图
在案发现场,公安机关当时提取了一枚残留的、就是几道纹线的指纹。当时几级公安机关作出结论说这枚指纹无鉴定价值。
由于案件久侦不破,黑龙江警方决定求助于痕迹专家崔道植。
崔道植大约看了一下午和一个夜晚,看了以后答复:指纹有鉴定价值。
对于这半个残缺的指纹,崔道植利用自己研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成功地进行了修复处理,并从中发现了多个细节特征,认定了原本具有作案嫌疑的嫌疑人作案证据不足,后当地警方将其释放。
嫌疑人被释放之后,被害人家属不理解,说不是有嫌疑人了吗?公安机关为什么要释放他?是不是存在公安机关包庇犯罪的问题?是不是疑犯家属花钱买通公安了?当地公安机关顶着很大压力。
当时崔道植正承担着公安部刑侦技术考试命题的重要任务,对于这起案件他依然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