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邓颖超在给马骏的夫人杨秀蓉的信中写道:上月廿五日我和三位同志到日坛去看望马骏同志的墓,偿了我多年的愿望。墓地在公园内树荫中,对面就是一所中学,环境很好。可惜我那天去时,竟忘了原本携带的照相机,否则,照下一张纪念像送你,那该多好。
近日,位于北京日坛公园内的马骏烈士墓及纪念馆重新开放,这封信静静躺在展馆中。馆内,多件月琴、大衣、手稿、照片等史料和革命文物,展现了马骏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马骏是我国著名的回族革命烈士,也是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的同学和亲密战友。
马骏出生在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一个富裕的回族家庭。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与周恩来结为密友。邓颖超回忆:在五四运动一开始和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他始终站在最前列。作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全国学联执委,他和周恩来等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宣传组织革命斗争。
马骏人格魅力极强,《南开同学录》中评价他:慷慨磊落、口才便捷。年6月,天津学生联合会在南开学校广场召开了数千人参加的爱国运动大会,马骏在会上带领请愿者慷慨宣读《宣誓书》,声援五四运动。
同年8月,为了抗议军阀暴行,马骏率领北京、天津、山东等地请愿代表多人到天安门前请愿示威。军警抡起皮鞭、枪托乱打学生时,他高呼:“我就是马骏。”军警闻声蜂拥而上,无数枪口对准了他的胸膛,威胁他解散请愿队伍。马骏面不改色,他对战友们说:“我们此次来就是抱定牺牲决心的,坚持斗争一定会胜利。”马骏被捕后,抗议书纷纷飞向北京。当局迫于压力释放了请愿代表,马骏也因在天安门前的英勇表现被称作“马天安”。
年,马骏、周恩来等人因声援福州爱国学生被捕入狱,他们在狱中同反动当局斗争长达半年之久。同年,马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而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马骏赴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家乡宁安创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年五卅惨案后,他任“吉林沪案后援会”会长,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吉林省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规模空前的群众反帝爱国主义运动。
年,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人李大钊等20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北京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马骏临危受命,从苏联秘密回国,负责恢复北京党组织的工作。马骏全力以赴开展工作时,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被捕3个月后,他被奉系军阀杀害,年仅33岁。
马骏牺牲后,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安葬在北京朝阳门外南下坡,也就是如今的日坛公园内。
栏目主编:樊江洪
本文作者:肖彤余晨扬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