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寺”
——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些探析
马元明化觉巷清真大寺连三门、碑楼(马毅摄)伊斯兰教中国化(即本土化)的过程,是一个较长时间纷繁复杂的过程。但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无疑是与输入国的*治、经济相适应,是与主流社会的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本土化是发展大趋势。伊斯兰是一种宗教,实际上也是一种雄厚的世界性文化,由于思想体系上的前瞻性以及精神文明上的完备性,对人类进步及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化觉巷清真大寺大殿(马毅摄)
公元年(伊历31年)伊斯兰国家的遣唐使者就进入了中原,伊斯兰教随之而传入中国,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从中国唐朝起,国内的穆斯林群体开始逐步形成,在随后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中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中国绝大多数穆斯林族群,迄今仍在为伊斯兰教本土化的完善给予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化觉巷清真大寺省心楼(马毅摄)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年),阿拉伯(大食国)派出遣唐使者进入长安,开始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交往。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商人与经济繁荣强盛的大唐帝国之间长达数百年的贸易往来。伊斯兰教以及伊斯兰文化自此也被远道而来的阿拉伯商人引入中国。从此以后,位居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也开始了它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的长期流传。化觉巷清真大寺(马毅摄)要介入以农耕为主的中国社会,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文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历史考验和见证了中国伊斯兰先贤的智慧。立足中国实际,既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社情,又避免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不断从哲学思想、语言文字、习俗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以努力实现两种文化的交流、贯通。事实证明,这方面做的显然是比较成功的。其一,积极推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伊斯兰文化能进入中国并延续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努力适应中原水土,在哲学和思想的发展方向上,积极靠拢中国主流社会的儒家思想,实现思想认识问题上的重大突破。历经几代伊斯兰学者潜心研究,在实践中解决了忠于“主”、忠于地方“君”主的信仰和处世态度。“祝延圣寿”碑石,化觉巷清真大寺月台
提出了“道本同源、初无二理”说,引申出哲学上的“二元忠诚”理论,并以此作为思想认识的基础。在长时间的封建社会中,向社会、向信教群众厘清“真主”与“王权”的关系。提出了“主、君、亲”的辩证统一,即“真忠正道”的*治观念,既完善了对“真主”的“以赫拉斯”,又解决了对社会存在、社会*治的正确认知。从而使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民众始终与中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其二,努力实现语言文字的转改。伊斯兰教进入中原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传播者是来自中亚西亚不同国度伊斯兰教信仰者,又是从不同的方向进入中原,传播语种比较复杂。初期,存在以阿拉伯语为主的同时又有波斯语、突厥语、拉丁等多语种的传播。这种现象在以汉语言文字为社会主体语言的语境中,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伊斯兰进入中国,历经几代人后,穆斯林大众为了能够在这块大地上生存,已经熟练掌握了汉语言文字。在此种情况下,外来语言的说教显得十分不便,于是文字语言上汉语化的局面势不可挡。元朝后期,中国内地的穆斯林已经实现对汉语言文字的应用,生活中除了个别特定词汇阿拉伯、波斯、突厥语的表述外,完全通用了汉语。到明、清伊斯兰学者对《古兰经》、《圣训》等重要著作的汉译成功,以及创立于明嘉靖时期陕西咸阳伊斯兰“经堂”教育的实施,还有随之出现了用汉语词汇意译阿语、波斯语的经堂语言,也带来了两种文化相融汇的重大飞跃。“以儒诠经”,表现两种文化结合的汉译著作“汉克塔卜”的产生,无论是对伊斯兰教义,还是对封建儒学思想都产生了极大影响。1线装本《汉译古兰经》
第三,习俗制度上的本土化、汉形制。为了适应世俗的社会氛围,穆斯林大众不断融入主流社会。元代初期,伊斯兰教由最初的中国沿海重点城市延伸到内陆的各个地区,两种文化的交往越来越紧密。穆斯林大众为适应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在习俗制度上向主流社会靠拢。表现在:一是服饰语言的汉化。服饰的与时俱进自不必说,语言上已经通用汉语表述。阿语、波斯语、突厥语等,几乎退出了穆斯林的现实生活。其中,伊斯兰教学者的汉语得到了普及,以汉语传教授业成为主体,本土化的趋势急速发展。二是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不少穆斯林熟读“诸子百家”,研究孔孟之道,为步入仕途而涉足儒学,出现了许多学有所成的文人。1《雁门集》(元)萨都剌著
元朝回族著名诗人萨都剌,是泰定四年(公元年)进士,著有《雁门集》首诗歌收入《全元诗》,成为当时中国的穆斯林为官求仕必须精通汉学的实例。三是社会存在及活动交流,带动了民间习俗、典礼制度上的依从。体现在*治经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民间的经济契约、叙事立撰、涉事诉讼、乡规民约等都随乡入俗实现了地方化。各地穆斯林聚居区虽称为“蕃”、“坊”,但看不到异域风情,建筑风格已完全本土化。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标志伊斯兰文化重要外在符号的“清真寺”。“清真寺”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1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匾
首先来看“清真寺”的称谓。“清真寺”,中文意译的本身,就是本土化的集中反映。“麦斯知德”(贾迷儿)。“麦斯知德”是阿拉伯语对“清真寺”的表述,有几人能知道“麦斯知德”,就是中国人所称的“清真寺”。还有一点,清真寺的“寺”,在国内为什么没有译为庙、观、所、庵?其中大有学问。清真“寺”的表述,能显示出在伊斯兰文化立足中国,适应本土成长过程中,学者们所具有的超强实践能力,以及极为丰富的才学智慧。“寺”的称谓来源于古代朝廷的官署机构。“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朝廷便有“寺”的设置。古代封建王朝设置的“寺”大体有,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等,最多时称为“寺”的国家机构就达九个。“寺”是朝廷实施礼乐教育、判断是非曲直,彰显*治权威、传递文化信息的权威机构,具有恭谨、严肃的涵义在其中。一些功能与“麦斯知德”肃穆庄严、宣传教化、习礼文化、民事活动、联络交往的作用是相吻合的。巧妙地借用“寺”来表述,使“麦斯知德”的中文意译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元朝前,“麦斯知德”中国人称之为“礼拜堂”。“礼拜堂”的称呼,显然不能概括“麦斯知德”所具有的全部功能,“礼拜堂”改为“清真寺”,是聚伊斯兰先贤智慧之大成。清末化觉巷清真大寺庙后街公社幼儿园(大学习巷清真寺)马毅摄
清真寺本土化名实具符,有两个鲜明特点,完全可以说明本土化的程度:第一点,传统的建筑风格。化觉巷清真大寺鸟瞰
清真寺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和文化体系的载体,外在形式十分重要。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清真寺的建筑完全有别于阿拉伯式的建筑,全国各地清真寺的建筑几乎全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古典建筑。内地很难看到拜占庭、西班牙、奥斯曼穹窿圆顶、四面高耸尖塔式的建筑。国内的清真寺成为本土化的鲜明标志。应该说从伊斯兰教进入中原时,便奠定了本土化的发展方向。拿江南沿海较早的四大名寺来说,除泉州“清净寺”建筑风格稍有不同外,其中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几乎完全是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据说宋朝的时候,穆罕默德十六世孙普哈丁游历中国,后在扬州定居。普哈丁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宫殿式的建筑情有独钟,他按照仙鹤的姿态,在扬州建起了一座中国庭院式的清真寺,扬州仙鹤寺以此得名。以西安为例,具有十三朝古都历史的西安,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伊斯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西安有着中国最早的最著名的清真寺。其中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七座清真寺,清一色中式古典建筑。各寺大小、建设布局不尽相同,但在空间设置上,全是以三进、四进、五进四合院加庭院园林式建筑;大门、影壁、牌楼、水房、亭阁、两厢、月台、大殿为一整体。
、
园林、庭院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墙垣砖砌,木石质牌楼,水榭楼阁;大殿“勾连搭”式屋顶,没有穹窿式大圆顶,采用中国“勾连搭”式屋顶,“勾连搭”或加大殿中央八角形传统木结构旋顶,解决不用立柱支撑的大空间问题,建设工艺精巧,建筑手法高超。1西安小皮院清真北大寺“石面”
“艺术的背后永远离不开文化”,伊斯兰风格的装饰、阿拉伯文式的雕刻藻饰、图案纹样与中式牌楼影壁、琉璃瓦顶、飞檐斗拱、贴花彩绘、砖雕木刻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彰显着中华风韵。全国不少清真寺建筑中,还装饰着鸟兽鱼虫、万字形图案;大门外设有石雕坐兽、大殿屋脊蹲有瑞兽,以突出中华传统文化风格。这些看似与伊斯兰文化大相径庭东西的存在,确恰恰体现了伊斯兰文化博大的包容精神。清光绪33年广济街清真寺
第二点,厚重的文化元素。清真寺是一个极大的文化课题,几经历史上各代伊斯兰学者的不断努力,在认同、学习、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这些思想上的突破,实践上的大胆创新,使内地的清真寺从形式到功能,除传承、保留一些民族特点外,与中华传统文化共性的地方非常之多。清真寺已成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1“祝延圣寿”碑石,化觉巷清真大寺月台
“二元忠诚”论和“以儒诠经”的应用,以及明末伊斯兰经堂教育的产生,使得清真寺开辟了“以儒文传西学”,“原儒语以明其义”的双语教学;伊斯兰重要节日、每周五定制的演讲实现了以阿语、波斯语向以汉语为主的转型;寺内楹联、牌坊、牌匾、石碑、雕刻上的文字,从阿文、波斯文转换为以中文为主的展现。伊儒合通是这些楹联、牌坊、牌匾、石碑的主要特色,给人一直观的感受。如:楹联的应用:盛赞主宰之大能的有“道贯古今包宇宙,德尊圣贤驭人神”。“仰大化之流行,化育无穷,化人化物能化化;朔降生之往复,生机不已,生天生地更生生”。(西安化觉寺)。颂扬至聖功绩的有“品尊至聖,不帝不王,悦服帝王者万国;行注真经,为道为教,景从道教于四方”;“象显异星,大德神灵,知有西方至聖;恩施后世,脱离亿兆,赞从东土真人”(西安化觉寺)。教化穆民遵守的有“遵主命守聖行,莫谈世事;净身心洁性命,勿废己功”(西安小皮院寺)“既乐清规由正路,还从善地觅安居”(西安大学习巷寺)“畏主畏聖,乃是修身学问;毋欺无怠,常存克己功夫”(大皮院寺)。匾额的应用:理贯儒宗(山西太原)、惟德是辅(山西太原)、万化归真(山西太原)、恪守清真(河南朱仙镇)、正教昌明(河南郑州)、纲维理数(北京牛街)、掌握天人(北京牛街)、其尊无对、化肇无极、仰之弥高(天津寺);妙通万迹(甘肃临夏);圣教惟真(黑龙江宁安县);大道生辉(河南开封);真理至明(甘肃平凉);在明明德(河南开封);居仁由义、道合中庸(山东济南);永敦和好(四川阿坝小金县);引人入胜(甘肃兰州);笃践礼功(西安北广济街);同登善域(河南桑坡);怀清履洁(天津);晰理修身(*昌吉);世守良规(四川成都)。都江堰清真寺古匾“世守良规”(雍正十二年果亲王)
这些牌匾除了宣扬教门外,主要是教育信众知经守礼,除恶近善,博爱平等,褒德禄贤,承担着道德教化和规范信众行为准则的功能。在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中,还有几块提示穆斯林大众知守的匾额很有意义。如“察乎上下”、“天监在兹”、“临下有赫”等。古汉语含义很深,“察乎上下”、“天监在兹”、“临下有赫”,看起来为同一意思,但实则不然。1化觉巷清真寺“临下有赫”匾
“临下有赫”,出自中国古文《诗经·大雅》,一般解释为居高而监察四方。多年前与一位伊斯兰学者探讨时,他讲“临下有赫”在此地应该理解为:来到此处要懂得“害怕”,要知道“畏惧”,提示人们要存敬畏之心。可见伊斯兰教学者对中华文化的博学,以及理解运用之深,达到了融会贯通,恰如其分的地步。小皮院清真寺大殿
总之,清真寺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厚重的中华文化元素体现出本土化直接成果。所谓“清真”:用清净无染、一者不二、永存至尊、真实无妄作为根本;所谓“寺”:用“寺”表明礼拜、讲经、宣扬伦理学说、道德准则,教化民众知“经”(书)达礼的集中场所,是两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小皮院清真北大寺砖雕偏门小门楼
如果仅仅讲清真,不足以界定清真寺的全部功能;单说寺,又不足以表明她的丰富内涵。清真寺是“清真”的内涵与中华文化“寺”,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珠联璧合,完美统一。00年8月6日作者马元明,回族,西安回坊文化学者、“贡院大讲堂”报告人,原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品:《白崇禧西安回坊轶事》《抗战时期小皮院清真寺》《魏野畴烈士在莲湖》《宋绮云烈士西安二三事》《百姓喉舌李辅仁》《应侯舍公墓碑注释》《回坊轶事》《西安城西门》《年俗趣话》。
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记《应侯舍公墓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