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村里来了宝,村民都说好
TUhjnbcbe - 2023/10/8 4:34: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活跃着这样一群清华学子,他们积极响应*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地方*府合作,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通过组织社会实践、设计改造闲置房屋、改善人居环境、挖掘特色产业、传承地方文化等举措,在实践中服务乡村振兴,把青春挥洒在祖国广袤的田野中。

搭建平台、凝聚力量

从科技下乡到定点扶贫,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清华大学服务乡村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时我正带着学生们在云南参加一个乡村更新项目的设计竞赛,面对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以及大量建筑闲置废弃的状况,我们认识到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应该去做更有持续性、更加深入的乡村实践工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深度参与进来,为乡村带来一些活力和改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委副书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张弘向记者讲述了乡村振兴工作站成立的背景。

乡村振兴工作站是什么?它首先是个实体空间。工作站选址乡村中具有传统特色的闲置建筑物,进行适应性改造,满足办公、住宿、培训、会议、展览等综合性功能。在惠及当地百姓需求的同时,也为师生长期扎根乡村、开展实践工作提供了根据地。许多破败老屋以工作站的形式重获新生,比如在福建福鼎市的嵛山岛上,废弃的鱼露仓库转身成为可服务多位村民文化生活的“东角村乡村振兴大礼堂”;在重庆荣昌,废弃的民房经设计修复后成为了村民们休息娱乐的“乡村客厅”。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福鼎站建设前后对比图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站,张弘多次强调“平台”二字,“这是一个能够整合人才、资源的公共平台,目前参与共建的不仅有清华在校学生,还有清华的老师、校友及其他院校的师生,逐渐形成了多高校融合、多学科交叉、跨年级协同的模式”。截至年12月,工作站已与全国16个省市的25个市区县签订了实践基地和工作站合作协议,落成并运营的有12个站点,有近70个专业的余名师生奔赴全国53个地区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

对于工作站发展如此迅猛的原因,张弘直言,多赢的机制在实践中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在建站过程中,几个方面的协同特别重要,首先是当地*府的支持,二是村里百姓的欢迎和认可,三是参与的师生团队有动力和凝聚力,愿意持续为当地做贡献。工作站开始建设实施以来,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正向的反馈,我们才有信心进一步去推动站点建设,扩大规模。”

为了支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清华大学成立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委员会,汇聚数十位乡村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支持。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办公室,协调清华师生、地方*府、村民、地方高校及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工作站建设。在各个工作站设立“站点工作委员会”,加强清华大学、地方*府和清华校友的“三站长”协同,全面推进各工作站的长效运营。

为了凝聚更广泛的力量,清华大学还联合18所兄弟高校发起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实现了由单点建设到整体布局、由分散部署到统筹规划、由分兵作战到协同并进的三大转变,共同为促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贡献高校力量。

将智慧融入“五大振兴”

扑在田间地头的是顶尖院校的教授,开堂授课的是首屈一指的学者专家,改造农房的是誉满国内外的顶尖设计师,第一届中国原创动漫展在这里举办,中国围棋进乡村计划从这里起步……山东文登工作站首创“新村民”招募模式,3年时间,汇聚了20多名国内外教授、专家,吸引多名高层次人才作为“新村民”入驻,按照“一村一特色”打造出近20个风格迥异的特色村,在提升村庄颜值、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文化、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工作站以服务“五大振兴”为目标,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突破口,重点着力,逐渐在人才培养、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探索出有效的发展模式。

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四川理县工作站联合清华大学学生清源协会,开展乡村慢滤池技术研究与试验,采用滤膜截留悬浮固体技术,解决贫困地区乡村用水安全等问题。江苏高淳工作站打造“村校联合,校友助力”的合作运营模式,引入清华校友“九六公社”团队,与地方*府共同开展整村改造设计、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累计吸引投资余万元,完成高岗村18栋闲置房屋的改造及村居环境品质提升,有效盘活了当地的闲置资源,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文登站建设前后对比图

在产业发展方面,云南南涧站结合清华大学对口帮扶南涧县,对接清华控股产业实施“奶奶的鸡汤”公益扶贫项目,为当地免费发放乌骨鸡苗余只,开展技能培训与技术指导,使50余户贫困村民直接受益;助力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开发上线14类特色产品,月销售量超过件,月均销售收入5万余元。福建闽清工作站依托“乡创+”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发挥创业思维优势,联合返乡创业青年,探索工作站与众创空间融合发展新模式,成功孵化9家企业。

在组织建设方面,福建福鼎工作站实施“共生计划”,有效动员村民共同建设乡村振兴大礼堂、村庄花园,建立乡村建设组织机制,搭建村民与*府的沟通桥梁,为村民提供议事舞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庆荣昌工作站开展“夏布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讲解夏布文化、传授制作工艺等,培训近名夏布工匠,助力当地提升工匠技艺,传承夏布文化,储备工匠人才。

在文化传承方面,山东泗水、河南三门峡、浙江大陈岛等站点分别围绕龙湾湖乡旅文化、地坑院建筑文化、海洋文化,开发文创周边产品,传承非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黑龙江宁安工作站挖掘独特的响水大米文化,在工作站设计中融入稻米手工作坊元素,开展针对游客的体验式消费项目,有效开发了传统大米产业的文旅价值。

把论文写在乡村的土地上

“身在学堂,心系无穷的远方,我们有遍及乡土的瞭望,也有观照现实的热泪盈眶……”年暑假,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联合教育基金会,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师生校友们,共同拍摄《我们的夏天》公益纪录短片,真实记录了同学们深入乡村开展实践的公益行动,全景展现了大学公益给学生与乡村带来的双向改变。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站的成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博士生沈圳告诉记者:“既往的社会实践往往是从育人角度给同学们带来单向成效,而乡村振兴实践工作带来的是双向改变,同学们用智慧和行动改变着乡村,同时乡村的实践也启迪着同学们的思想和心灵。”

年8月10日,在山东济宁泗水县

参加实践的同学为东仲村设计文创方案。

年7月,作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济宁支队的首任队长,沈圳全流程统筹了校地对接、支队招募、行前培训等工作,先后组1.8织80余名队员奔赴山东济宁微山岛和泗水两地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在工作站筹备建设阶段,他数次与施工方交流、讨论方案,与*府对接招投标等事宜,与村委会和村民座谈,收集村民意见。短短一年,沈圳和队员们走遍了17个村子,敲开了余户村民的大门,举办了20余场乡村座谈会,开展了8次乡村公益活动。在沈圳看来,乡村中有读不完的“文献”、用不尽的“知网”、写不完“致谢”,把论文写在乡村的土地上是最好的青春纪念章。

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程正雨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学生发起人。与乡村结缘后,他不断思考如何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他马不停蹄在全国数十个乡村辗转,从参与者到团队的组建和筹划者,从最初的一个人一支队伍,到现在已累计组织来自80多所不同院校余人次师生组成的余支支队开展工作站实践服务。

像程正雨和沈圳这样的清华学子还有很多。他们每到一个村庄,就会针对村落总体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农户的相关基础信息,为后续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他们成立临时*支部或*课学习小组,与基层*组织持续开展“结对子”共建活动,带动基层组织生活“活起来”。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正如实践队员所言:“搬砖”这个词在乡村振兴工作站不再是网络调侃用语,而是无数次弯腰、挺身、递砖、再弯腰……大家弯下腰俯下身放下笔,用双手去抚摸有温度的土地,用双脚去丈量宽广的乡村。

“乡村振兴工作站好比拉近高校与乡村广袤大地距离的一根楔子,由这根楔子生发出青年学子与乡村建设紧密相连的纽带”,这根纽带正在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它不仅撬动着学子们认识乡村、了解乡村、利用所学专长服务乡村的内生动力,同时带动乡村振兴奔向更加美好的前景。

往期报道

原标题:《村里来了“宝”,村民都说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村里来了宝,村民都说好